湖南省生態保護影響專題研究報告(專篇)編制要求探析_以涉及自然保護區為例
2019-04-11

湖南省交通運輸廳發布公路空間規劃,并啟動生態保護影響專題研究報告(專篇)編制的要求,作為專注專項評估的華咨公司對此進行研究,并就編制相關細則進行探析分享如下:

湖南省生態保護影響專題研究報告(專篇)編制要求探析_以涉及自然保護區為例

總則

《專題報告》是涉及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重要內容之一

編制《專題報告》 ,要堅持“尊重自然、保護優先;科學調查、客觀公正”的原則。?

編制《專題報告》 ,應在收集《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等資料,并開展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基礎上編制,并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劃。

《專題報告》編制的評價范圍應包括項目建設和運營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區,以及整個自然保護區的范圍。

《專題報告》編制單位應具有相應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證書或工程咨詢單位資格證書,項目負責人應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編制人員應當具有自然保護區及生態學等方面專業背景。

對于在自然保護區范圍內,生態影響較小,需要按照相關法規要求進行環境影響評價且編制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建設項目,其《專題報告》應參照本指南并可適當簡化。

《專題報告》編制主要包括前期準備、現狀調查、數據分析和報告編寫四個步驟。?

前期準備:編制單位應收集涉及的自然保護區相關資料,包括功能區劃圖、地形圖、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圖片、重要物種分布圖、植被分布圖、地質、氣候、水文、土壤等基礎資料以及相關文獻,初步查明自然 保護區土地利用類型、基礎設施和居民點分布等情況。在資料收集的基礎上,應制定詳細的生態現狀調查方案,確定 調查時間表、線路和任務分工等。實地調查人員應具備相關專業技 術背景。?

現狀調查:涉及自然保護區的建設項目,其生態現狀調查應嚴格按照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 19-2011)一級評價要求進行,調查內容包括評價區域主要生態問題,生態系統類型、結構與功 能,非生物因子特征(地質地貌、氣候、土壤、水文及水文地質),生物多樣性現狀、國家級和省級保護物種、珍稀瀕危物種和地方特有 物種的類型、分布和保護狀況等。具體調查內容可依據建設項目影響 特點、涉及自然保護區類型、主要保護對象等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調查方法以野外實地調查為主,衛星遙感監測與文獻資料收集為輔,實地調查應依據國家正式發布的相關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監測 國家或行業標準、技術規范。實地調查堅持科學性、定量性、代表 性和保護優先性原則,盡可能不損傷保護區內野生動植物,嚴禁對 國家重點保護物種進行損傷性采樣。?

數據分析:生態現狀調查中采集的相關數據,必須采用法定計量單位,數據 記錄與匯總、可采用Excel等軟件及GIS等技術進行信息管理和制圖,采樣、計算失誤造成的離群數據和異常值的判斷和處理執行《數據的統計處理和解釋 正態樣本離群值的判斷和處理》 (GB4883-2008) 。

報告編寫 《專題報告》編寫提綱參見附錄A,《專題報告》除正文外,還必須附有相應附件;評價區內有分布的動植物名錄(含水生生物) 、 植物多樣性實測樣方表等附錄;項目區域地理位置圖、土地利用現 狀圖、植被類型圖等成果圖件。報告編寫過程中如參考了相關文獻 資料,應附參考文獻。?

前言:簡要說明擬建項目地點、項目與自然保護區的位置關系、項目 基本概況、建設背景、建設單位、 《專題報告》編制單位及編制過程。?

總論:項目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說明項目由來,充分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與意義, 選址或線路走向無法避讓保護區的理由。

編制依據 清楚列出與《專題報告》編制有關的依據,包括法律法規及部 門規章文件、標準與技術規范、擬建項目技術文件資料、自然保護區有關資料等。?

評價范圍與評價時段 明確擬建項目生態影響評價的具體范圍,評價范圍應體現生態 完整性,涵蓋擬建項目全部活動的直接影響區域和間接影響區域,以及整個自然保護區范圍,一般情況下,將距項目施工邊界點外擴不得低于1000米范圍作為重點評價范圍,具體情況可依據項目類型、影響情況和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的不同而靈活選擇。評價時段應包 括施工期與運營初期(3-5年) ,礦山開采等特殊項目應增加退役期。?

生態敏感點與保護目標 應根據保護區功能區劃、重要生境和重點保護物種分布,明確 評價區范圍內需要重點關注的生態敏感點與保護目標。生態影響判 定依據參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 (HJ 19-2011)執行。?

評價內容 應依據擬建項目特點,篩選生態影響評價的主要內容,一般應 包括占地、植被及生物量損失、動植物及其棲息地、生態系統及環 境質量、自然景觀、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等。

生態影響評價技術路線 通過流程圖詳細說明整個生態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

建設項目概況

項目基本概況 詳細說明擬建項目地點、工程類型、項目組成、占地規模、建 設規模、運行情況、污染源、 “三廢”排放、總投資額、建設單位等。 重點要說清楚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內的工程概況,包括保護區 內施工人員數量、施工時間、工程布局、工程量、取棄土(石) 、料 場以及施工營地、生活區布置等。?

項目與相關規劃的協調性分析 說明擬建項目與相關規劃是否相一致,是否符合規劃中的建設 內容。

項目選址、選線的合理性分析 科學論證項目選址和線路比選的合理性,方案比選過程中,應包括 避讓保護區范圍的備選方案,項目選址、選線分析應設專門章節論述。?

項目與自然保護區的位置關系 明確擬建項目與自然保護區的相對空間位置關系(含項目上跨 或下穿自然保護區) ,包括涉及的功能區劃,重點建設內容距離保護 區核心區、緩沖區的最近距離;與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棲息地、繁殖 地、水源地等敏感點及保護目標的最近距離等。?

涉及自然保護區概況?

基本概況 簡要說明擬建項目涉及的自然保護區名稱、地點(須具 體到縣級行政單位) 、類型、行政主管部門、總面積等。?

自然特征 簡要說明保護區所在區域的地質、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土 壤等自然特征情況。 社會經濟特征 說明保護區范圍內社區及社區居民的分布現狀,以及現存的資 源利用方式,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歷史沿革與管理現狀 說明涉及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發展歷程,包括始建時間、批 準單位及批文,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時間及批文,重點要說清 楚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后,進行的范圍或功能區劃調整的情況。 管理現狀包括保護區管理機構建立時間、級別、管理人員數量及專業、保護區取得的資源管護成效等。 功能區劃 詳細說明保護區各功能區劃狀況,包括各功能區位置、面積、 所占比例,各功能區的生物多樣性特別是國家重點保護及珍稀瀕危 物種分布狀況。主要保護對象及分布 列出該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并對其分布區域進行說明并予以圖示。保護區既有建設項目現狀 通過前期調查,具體列出目前該保護區范圍內近十年內既有項 目清單,并說明既有項目對保護區占地及生態影響情況,明確擬建 項目與既有項目之間的關系,是否屬于分期建設項目,說明各期建 設內容的銜接關系。

評價區生態現狀調查 生態功能定位 詳細說明評價區在《全國生態功能區劃》(環境保護部公告2008 年第35號)中的定位,以及該生態功能區的主要生態問題與主要生態 保護方向?;蛟敿氄f明評價區在《省級生態功能區劃》中的定位, 以及該生態功能區的主要生態問題與生態保護方向。 調查時間及樣地樣線設置 應明確開展野外調查的時間,一般應選擇春、夏、秋等植被較 為繁盛的季節進行,兼顧主要保護物種的繁殖期、越冬期、遷徙期 等關鍵活動期。詳細說明植被及植物多樣性調查樣地及樣方的設置情況,野生 動物(獸類、鳥類、魚類、兩棲爬行類)調查樣點、樣線的設置情 況。生態系統現狀調查 說明評價區范圍內有分布的生態系統類型及保護現狀,并對各 種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進行分析評價。植被及植物多樣性調查 依據《中國植被》或省級植被專著,結合實地調查和遙感影像 解析,對評價區內地帶性植被及植被分布現狀進行詳細描述,并利 用野外實測的植物樣方數據對評價區內植物多樣性進行定量分析, 重點關注實地調查中發現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及珍稀瀕危植 物,記錄其種群數量及經緯度坐標,拍攝植物體、樣方及各類型生 境數碼照片作為憑證。 植物實測樣方數量以能基本代表評價區內植物多樣性水平為準, 應選擇不同植被類型設置,每種類型2-3個,總數一般不少于10個。 動物多樣性調查 根據實地調查與文獻資料檢索結果,對評價區內有分布的野生 動物分布狀況進行詳細描述,包括獸類、鳥類、兩棲爬行類、魚類 等,重點關注實地調查中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與繁 殖地、覓食及活動區域、遷徙習性及路徑、活動海拔等。有條件的 以數碼照片記錄發現的保護動物實體或痕跡的地點作為憑證。水生生物調查 對于水電站、河道綜合整治等涉水建設項目,應開展包括魚類、水生哺乳類、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生物等方面的水生生態調 查,詳細描述評價區內各水生生物類群的數量及分布狀況,重點說 明國家重點保護水生生物及其棲息地、珍稀特有魚類的產卵場、越 冬場、索餌場和洄游通道等。自然遺跡調查 對于擬建項目涉及自然遺跡類型或主要保護對象包括自然遺跡 (地質遺跡或古生物化石遺跡)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應對評價區 域開展自然遺跡專項調查,說明評價區內有無需要保護的自然遺跡 分布。土地利用調查 通過遙感影像解析與實地調查相結合的方法,依據《土地利用 現狀分類標準》 (GB/T 21010-2007)對評價區內土地利用現狀進行 詳細描述,列表說明各種土地類型的面積及比例。主要生態問題調查 明確評價區存在的制約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生態問題,并從 人為因素與自然因素角度分別進行詳細分析,指出類型、成因、空 間分布和發生特點。 評價區生態現狀綜合評價 結合上述生態現狀調查的結果,對評價區生態現狀進行綜合評 價,說明擬建項目與評價區域生態功能定位、生態保護方向的符合 情況。?

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 生態系統及主要生態因子影響分析分別從施工期及運營期分析擬建項目對評價區內生態系統可能 造成的生態影響,分析生態系統受影響的范圍、強度和持續時間 預測生態系統結構、服務功能和生物多樣性的變化趨勢,重點關注 其中的不利影響、不可逆影響和累積生態影響,并從水環境、大氣 環境、土壤環境、聲環境等方面分析擬建項目對環境質量要素的影 響。 植被及植物多樣性影響分析 采用定量分析法,分別從施工期及運營期分析擬建項目對評價 區內自然植被及植物多樣性的影響,重點分析對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及珍稀瀕危植物種群數量、群落結構、演替等方面的影響,逐一描 述受影響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生態學特性、保護現狀和存在問 題等。動物多樣性影響分析 采用定量分析法,分別從施工期及運營期分析擬建項目對評價 區內有分布的野生動物(含水生生物)的影響,重點分析對國家重 點保護野生動物及珍稀瀕危動物棲息地、繁殖地、產卵場、索餌場、 越冬場、遷徙或遷移路線(洄游通道)等方面的影響,逐一描述受 影響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生態學特性、保護現狀和存在問題等。景觀生態完整性影響分析 利用景觀生態學方法對評價區內自然景觀的功能和穩定性進行 定量分析,明確說明擬建項目建成后對自然景觀造成的影響。環境風險預測分析 對擬建項目建設可能導致的環境風險進行分析,預測突發事故時可能對保護區造成的環境風險。 保護區累積生態影響分析 如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短期內(近10年)有多項建設項目涉 及,應對這些既有項目對保護區的生態影響進行回顧性評價,說明 擬建項目與既有項目之間的關系,并作為一個整體,從總占地面積、 生境破碎化、累積污染物與累積人為活動干擾等方面分析這些建設 項目對保護區的累積生態影響。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影響預測 根據擬建項目特點,簡要預測施工期及運營期對保護區主要保 護對象的影響。

生態保護與恢復措施 根據生態影響預測評價的結論和涉及的敏感生態保護目標受影 響程度,按照避讓、減緩、補償和重建的次序分別提出相關生態保 護與恢復措施。建設方案優化措施 說明在擬建項目可研或設計階段,為減輕生態影響對建設方案 采取的優化和改良措施。 施工期生態保護措施 詳細說明在施工期為減輕生態影響應采取的生態保護措施。 運營期生態保護措施 詳細說明在運營期為減輕生態影響應采取的生態保護措施。生態監測與監理措施 詳細說明擬建項目在施工期和運營初期(3-5年)應采取的生態監測措施,監測內容一般應包括環境質量要素、植被、國家重點保 護動植物物種以及其他需要關注的因素。說明項目建設過程中應采 取的監理措施。生態恢復與補償措施 針對擬建項目對保護區可能造成的生態破壞,詳細說明將采取 的生態恢復與補償措施。生態保護與恢復措施投資估算 科學估算擬采取的生態保護與恢復措施實施需要的經費投入, 作為簽訂生態補償協議的依據。?

結論與建議 評價結論 綜合擬建項目基本概況、區域主要生態問題的變化趨勢、生態 現狀調查結果、生態影響預測與分析、將采取的生態保護措施,給 出建設項目從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方面是否可行的評價結論。建議 當評價結論為可行時,可簡要列出一些在建設過程中需要重點 關注的內容,并提出一些約束性和追蹤評價的要求,以最大程度減 輕擬建項目對保護區的生態影響。?

規范性要求?

格式體例要求 《專題報告》名稱應統一為“項目名稱+對+自然保護區 名稱+生態影響專題報告” ,即《**項目對**自然保護區生態 影響專題報告》 ?!秾n}報告》扉頁應列出項目負責人、審核人及全體編制組成員 名單及專業組成和技術職稱,同時附上編制單位的資質或資格證書。 《專題報告》中所有單位采用法定的國際單位制,統一用單位 符號表示,所有表格采用三線表;首次出現的動植物物種名稱應括 號加注其拉丁學名;照片應注明拍攝人及拍攝時間。

附件要求 《專題報告》附件應包括項目立項文件、保護區范圍或功能區 劃調整的批文等。

附表要求 附表是《專題報告》的必要組成部分,應包括評價區內有分布 的動植物名錄(含水生生物) 、植物多樣性實測樣方數據表(格式見 附錄) 、保護區內工程設施地理坐標一覽表(包括占地面積、海拔高 度等) 、直接占用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野生動植物名錄必須注明物種中文名、拉丁學名、數據來源(實 地發現還是文獻資料) 、保護物種等級。

附圖要求 附圖是生態現狀調查成果的重要體現,也是《專題報告》的必 要組成部分,制圖精度應滿足生態影響判別和生態保護措施實施的 需要,精度比例可參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 (HJ 19-2011)一級評價要求,圖件應包含圖名、比例尺、經緯度坐標、 方向標、圖例、制圖單位、成圖數據源、成圖時間等信息,標注保 護區及其周邊城鎮村莊、交通線路、河流和山峰等地理特征,色彩 對比清晰。附圖應包括項目區域地理位置圖、工程總體布置圖、項目與保 護區位置關系圖、評價區土地利用現狀圖、高分辨遙感衛星圖、自 然保護區功能區劃圖、地表水系圖、植被類型圖、生態調查樣方樣 線分布圖、重要生態保護措施平面布置示意圖、珍稀瀕危物種分布 圖、重點保護動物的遷徙路線圖、水文地質圖(影響涉及地下水) 、 海洋功能區劃圖 (涉及海洋和海岸帶) 、 珍稀特有及重要經濟魚類 “三 場一通道”分布圖(涉及水生生態) 、自然遺跡分布圖(涉及自然遺 跡類保護區) 、國家或地方生態功能區劃圖等。

湖南省生態保護影響專題研究報告(專篇)編制單位_生態保護專篇報告編制公司

相關內容
暫無數據